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,“好房子”建设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明确提出以智能家居普及为抓手,全面提升居住品质与生活便利性。这一政策不仅为房地产行业注入新动能,更预示着中国家庭将从“基础居住”迈向“智慧生活”的全面升级。在这场居住革命中,智能家居将扮演怎样的角色?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?
从“住有所居”到“住有优居”
“好房子”政策首次系统定义了高品质住宅的四大核心: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。在建筑安全层面,政策强调对消防设施、抗震性能等基础保障的全面升级;居住舒适性则聚焦人性化设计,例如提升层高标准、优化隔音性能等细节;绿色低碳目标推动节能建材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大幅提升,新建住宅碳排放标准预计将压缩20%以上。
值得关注的是,智慧化改造被提升至战略高度。政策要求新建住宅必须预留全屋智能系统接口,同时通过城市更新工程,将老旧小区改造为具备智能安防、能源管理等功能的“智慧社区”。目前北京、杭州等试点城市已率先推出住宅智能化分级标准,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。
落地实践: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赋能
为加速智能家居普及,国家打出政策组合拳: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家电、家装等领域以旧换新,消费者选购一级能效智能家电可享20%补贴;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工程,跌倒监测、紧急呼叫等智能设备进入补贴目录,预计2035年适老型智能家居覆盖率将突破40%。
市场端同样动作频频:房企将全屋智能作为精装房标配,建筑节能改造与碲化镉发电玻璃等新技术深度融合,部分新建社区甚至实现“零碳住宅+智能管理”双达标。在深圳某试点社区,居民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实时优化家电使用,高峰期用电成本降低超35%。
“好房子”政策的推进,标志着中国居住品质进入价值重构期。当科技真正服务于生活本质,住宅不再只是钢筋水泥的容器,而是能够感知需求、守护健康的智慧生命体。这场静悄悄发生的居住革命,正在重新定义“家”的温度与智慧。